您好,欢迎来到掌声四起!
来源:石林萍发布时间:2018-01-05点击量:1655
【为什么有人说了半辈子话,实际是吵了半辈子架。活了几十年,说了半辈子话,还是不会沟通,原因是什么?】
“你从来都没关心过我!”
“怎么说话呢,谈恋爱的时候我关心过你一次,也代表关心过你!”
......
这样的对话,是否出现在您的生活中?
你会觉得TA怎么就这么不讲理呢!?
这里面的主要原因,是好多人在沟通表达的时候,分不清楚什么是“事实”,什么是“观点”。
那怎么说话才算讲理呢?
首先,让我们搞清楚,事实和观点的区别在哪里?
事实,就是能被证明真假的客观陈述;
观点,是主观在说一种信念、感觉、看法,无法证明真假。
举栗:
我们拿出一支冰淇淋,一个人说:冰淇淋好吃。
另一个说:冰淇淋是奶制品。
“冰淇淋好吃”就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,有人觉得好吃,也许有人就觉得很难吃。
很明显,第一个人说的是一个观点,第二个人说的是一个事实。
事实不需要被证明,一说大家都清楚;只要是观点就必须被证明。
那咱们再来试试哈,一周工作五天,是事实还是观点?
一周工作5天太长了,是事实还是观点?
很明显,前者是事实,后者是观点。
所以,谁需要证明?“太长了”,需要证明,因为有可能有人认为它太短了。
天空是蓝色的。
蓝色是最美的。
能区分清了哈?
说到这里,你可能会说,挺简单的哇,很好区分呀。
我想说,真不一定,我们不仅有能力来判断事实和观点,还要有能力清楚的知道我们是表达了事实还是观点。
如果领导给你分配个工作告诉你说:“把任务按时结束。”
是事实还是观点?事实呀,就是我要求这件事他清楚。
如果说:请负点责任!
是事实还是观点?
就是观点了。
你知道最坑人的是哪句话吗?
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那句话。叫做“好好学习”。
孩子都蒙圈了,下一句孩子问你的是“我怎么就不好好学习了?”
接着再延伸一下“好好吃饭。”孩子说“我怎么就不好好吃饭了?”
所以,事实和观点这个知识点,在沟通中要特别明确的要求大家,我们要有能力去判断是事实还是观点。并且还要有能力要求自己去表达事实还是观点。
如何表达事实和观点呢?
比如,当一个人说:“我觉得今天好热啊!”这就是一个观点陈述,你不能以“今天才28度,不热啊”去反驳他。因为对于说话者,28度可能就算很热了,因为各人的感受和标准是不同的。
但如果一个人说:“今年夏天比去年的温度高多了!”涉及到事实层面的问题,你就可以拿两年温度对比的数据作为证据去反驳了。
比如说,有很多形容词的句子,多半是一个观点性的陈述。而数字、统计、科学、历史、非虚构……这些词和概念往往会和事实关系比较大。
特别留意那些个带有意见倾向性和概括总结性的词儿,比如说:我想、我相信、我总是、我感觉、我从不之类的,有这些词儿的句子,很可能是一个观点。
你是否听过这样的话:
—我爱你
—你为什么爱我?
—爱你需要理由吗?
......
“你觉得什么问题是无需讲道理的?”
“个人喜好、传统、宗教信仰……”
一个人喜欢星座血型或就是讨厌一个人,你跟他讲一堆道理,是没用的。
比如你问一名穆斯林女性:“为什么你总是戴着黑纱巾?”如果她的回答是:“这是传统”,而不是加以解释时,你就应该识趣,知道在这个话题上已经没有多少讨论的空间了。
对于事实的反驳往往是比较简单的,特别是当这个事实是普遍为人所知的。
比如青岛位于山东,这就是个事实陈述,无需辩论,无需引用资料去说明。但若不是常识的事实,或者是观点时,就复杂了,你必须论证,否则说服力不足。
当我们可以区分事实和评论的时候,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“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个话,你自己都……” 改成:“你当然可以这样说,但因为你自己……,所以没有说服力。”
就合理多了。
谁都可以发言,并不意味着他们发言的效果是相同的或者他们的说服力是相同的。不经过调查的人完全有发言权,只是他们的说法没有说服力罢了。
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辨别客观的事实和主观的看法,那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一定会更加清晰。
落到动作上,就是不断的训练自己,变得有能力判断和有能力表达事实和观点。